如何應對亞健康?專家:中西醫結合更易發現早期癥狀、“治未病”更靠譜
不久前昆明市盤龍區李女士活潑好動的寶寶出現肚子脹,大便難解,食欲下降的情況。孩子還小,李女士不想看到孩子因打針痛苦,決定試一試中醫小兒推拿。近日,李女士帶著寶寶來到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治未病科小兒推拿室求醫。該醫院的主治醫師魏巍為寶寶做了檢查后,采取小兒推拿為主,開中藥和穴位貼敷配合同步治療。短短幾天后,寶寶的肚子脹氣消失,其他癥狀也得到了很好緩解,又回到了活潑可愛的狀態。
大力推行小兒推拿“綠色療法”
“孩子一生病就打針,我們也是打怕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效果比打針吃藥還來得快!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有點緊張,但做了兩次推拿后,我家寶寶感覺很舒服,看著他的樣子也享受。”李女士說:“自從寶寶在做過小兒推拿后,一感覺自己不舒服了就會主動要求說要去找幫他治療的醫生‘姨媽'進行治療。”
據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體檢科主任寇惠玲介紹,目前,在我國小兒患病的治療方法絕大部分均以西醫為主,口服藥物或輸液治療,其中的危害性不容小視。“兒科專家指出:濫用藥物是導致孩子老生病的首要原因。小兒推拿也是現在科室中技術革新較多且與時俱進的一個治療方法之一,它是一種純‘綠色療法',不打針不吃藥,沒有毒副作用,還經濟方便,是自然、物理的兒童疾病治療和預防保健方法。家長和孩子很容易接受。”寇惠玲說。“所以我認為這樣‘綠色治療’方式應該大力地去推廣。”
中西醫體檢更容易發現早期癥狀
兩千多年前《皇帝內經》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寇惠玲介紹,“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致力于亞健康狀態改善、身體調理,防患于未然是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所遵循的理念。體檢科應用各種設備來對患者進行檢查,其目的是想要達到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中醫治未病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望、聞、問、切”和中醫體質辨識來做一個中醫體檢。當西醫體檢和中醫體檢的方法相結合后,就相當于用兩條腿走路,這樣更容易發現患者身體的不適癥狀和一些早期癥狀。出于這樣的考慮,醫院于2012年在體檢科的基礎上成立了現在的中醫治未病科。
“很多人通過儀器設備檢查后,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規、尿常規等指標都是正常的,但是患者還是覺得自己不舒服,會有頭昏、腰背痛、乏力、失眠等現象出現,這些都屬于亞健康的表現。”寇惠玲表示,在西醫沒有更好的辦法去處理時,就從中醫的角度進行診斷和治療,“比如一些冬季手腳冰涼,怕冷陽虛體質的女性,我們就會建議她們吃一些補陽氣的中藥或者吃一些溫補的食物進行調理,同時也會提醒這一類女性減少容易大汗淋漓的運動。”
中西醫結合“治未病”更靠譜
寇惠玲介紹,治未病科室秉承治未病思想開展健康體檢、中醫體質辨識、健康咨詢、中醫傳統療法為一體的綜合性預防保健工作,認真為每一位健康人、亞健康人及患者提供量身定做的中西醫體檢項目、健康管理、體重管理、營養建議、提供中醫治未病非藥物干預方法,包括針刺、艾灸、火罐、刮痧、穴位貼敷、耳穴壓豆、成人推拿、小兒推拿等中醫療法,讓亞健康狀態、超重和肥胖、內分泌紊亂、頸肩腰腿痛、消化功能不良、上呼吸道感染、痛經、脊柱骨關節疾病、失眠等不適癥狀得到緩解和消失。
體檢科、中醫治未病科的理念是“關注健康,關注生命”,寇惠玲補充到:像醫院即將進行的“三九貼”治療,將通過穴位貼敷來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冬病冬防”,讓患者身體狀況更佳。同時也可以通過一些干預手法對呼吸道等疾病進行緩解和預防。她表示科室將“讓每一位服務對象盡量不得病、少得病、得病早康復,合理運用中醫、西醫方法為各位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