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老年人:請倒掉隔夜菜,注意夏季高溫會引發各種不適
入夏后,由于天氣炎熱起來,很多老年人多多少少都會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門診的問診量也逐漸多起來。最近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就收治了一對來自嵩明的老年患者,夫妻倆60歲上下,一人食用隔夜菜后上吐下瀉,一人在女兒家幫忙干活吃的是干凈食材但也出現了輕中度腹瀉癥狀。這是什么原因呢?經過檢查后,醫生告知兩位老人:吃隔夜菜是會拉肚子,但是即便沒有吃過不干凈的東西,老年人同樣也會出現腹瀉癥狀。
“醫生為什么我們以前吃隔夜菜沒事,現在卻拉肚子?”
據兩位老人描述,中午兩人并未在家中一起就餐,畢大媽一人在家熱了熱“不舍得倒”的隔夜菜就隨便對付了幾口。出現腹瀉癥狀后,自己判斷是腸胃炎的畢大媽在家中吃了點抗生素,但是幾個小時后,病情沒有緩解,反而加重,開始出現上吐下瀉的癥狀。畢大媽老伴李大爹中午去女兒家幫忙干活后吃的午飯,老人堅稱食材新鮮、吃得干凈衛生。然而趕回家看老伴的他也出現了輕度的腹瀉癥狀。隨后,家里人送著一對老人來昆明找老人平時選擇就醫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找蔣弢醫生看病就診。
經檢查,畢大媽的確是由于吃了變質的隔夜菜導致的腹瀉。但是畢大媽的問題又來了,她問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蔣弢醫生:“蔣醫生,為什么以前吃隔夜菜從來沒事?現在吃卻有事?”
蔣弢告訴老人,近二十年來,氣溫逐漸上升,溫度增高為微生物繁殖提供條件,加速了食物腐化變質,已經不能跟老人小時候或年輕時候的環境相比了,加之人到了一定年紀,胃腸道的功能變弱,極易引起腹瀉。蔣弢強調,隔夜飯放冰箱也不行,冰箱中的耐低溫菌如耶爾森菌、李斯特菌等依舊存活,甚至在反復冰凍過程中會加速繁殖,老人對這些菌群的適應能力沒有年輕人的強,故而也會出現腹瀉等癥狀。
“為什么沒有吃不干凈的東西,依然會腹痛腹瀉?”
作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的內科專家,蔣弢表示老年人腹瀉的原因比較復雜:氣候條件、內外微生物環境的改變會促成腹瀉;過熱過冷,超過身體的代償能力,比如溫泉、跳舞、游玩疲累、天熱貪涼、多食不化也會導致腹瀉;其次,個人體質較弱和身患慢病的老人一旦腹瀉,會造成重度腹瀉的可能。
蔣弢表示,進入盛夏以來,自己每天平均要接診80人左右,而且明顯老年患者增多,大多跟溫度變化引發的氣血分布內外不勻有關。蔣弢說:“從中醫學上來說,夏季老年人體內的陽氣外耗而寒易內侵,一旦飲食不當,比如吃了不干凈不新鮮的食物、喝了涼水或過食生冷;再或者從一個相對熱的環境突然到了冷的環境,比如從在街上暴曬到一個樹蔭下乘涼或進入一個有冷氣空調的場所,這些都極易造成血脈收縮不勻,引發血液循環方面的問題。這在中醫學上叫‘中陰暑’。輕則引起腸道供血不足,出現腹瀉腹疼嘔吐癥狀;腹瀉嘔吐又導致電解質紊亂、脫水,重則引發心衰、中風”。
蔣弢從李大爹的描述推斷,沒有吃不干凈的食物,還是出現了腹痛腹瀉,可能就是出現了中醫上說的“中陰暑”情況。
“為何吃抗生素消炎藥、多喝水、輸液都不能減輕病情?”
那為何老人自己吃了消炎類的抗生類藥物沒有緩解反而加重病情呢?“老年人氣虛氣機弱,胃腸道的推動力自然減弱,在腹瀉的情況下,多喝水、吃抗生素或者不當輸液,反而造成中醫上說的‘三焦水道不暢’,這會從一定程度上加重‘水飲內停’和陽氣不足的情況”。蔣弢解釋說,西醫的輸液可以糾正電解質紊亂,但是同時也會讓有的老人出現頭暈心慌出汗等病癥,“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驚慌,找中醫調治即可”。同時,蔣弢強調,老年人不要把抗生素當做“神藥”,不論疼痛和其它不適,不分青紅皂白的就要吃點抗生素,這會導致腸道微生物環境紊亂,降低自身消化道屏障能力。
他告誡老年人,在夏天一定要養成有節制的良好飲食衛生習慣,寧肯少做飯菜或者倒掉多余的剩飯菜,也不要吃隔夜菜;喝水盡量保證喝溫熱的水,不要喝涼水更不要喝冷飲;在室外相對熱的環境中,不要突然進入帶有空調的空間,有心血管病的老人甚至不能突然移步到樹蔭下乘涼,要找一個環境進行溫度上的“過渡”,比如在室外的屋檐下站上幾分鐘再進入室內。
此外,蔣弢建議老年人一旦出現“中陰暑”現象后,中輕度腹瀉,可在家先服用藿香正氣水或者保濟丸進行觀察,有條件的可服用附桂理中丸;病情嚴重的腹瀉還需盡快送醫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最佳時機。
相關閱讀:
蔣弢,主治醫師。2003年7月畢業于云南中醫學院。診療專長:以三陰三陽攝外證,以先后天五行統內證,以水飲痰濕瘀食蟲毒衡雜病,構建時空一體,氣血流變辨證模型。對咳喘,胸痹,眩暈,心悸,脘痛,腹瀉,痹證,中風,水腫,石淋較為見長;對月經不調,不孕不育,濕疹痤瘡,小兒雜病多有涉獵;對內分泌和腦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別有會心。
坐診時間:周一、周四、周日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