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對夫妻野生菌中毒癥狀誤以為是更年期 專家:即便快退市了依然要注意食用安全
“紅桿桿,白傘傘,吃完么一起趟板板……”這首調侃食用野生菌有風險的網絡歌曲,在今年野生菌成熟的季節,由于各視頻平臺的傳播,一度成為“網絡神曲”。也在提醒著大家千萬不要誤食野生菌。
每年的6、7月份在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時候,位于昆明市盤龍區萬華路239號的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總會接診到誤食野生菌的患者。今年也如此,僅僅7月份一個月該醫院共接診30多例野生菌中毒患者。
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利芬告訴記者,大多數就診患者都是居住在醫院附近的居民,就診中絕大多數是輕型中毒患者,輕型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也有一部分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就是人們常說的出現了看見“小人人”等幻覺。這些患者大多送醫及時,科室進行及時處理救治后,都能在短期內恢復健康。
據副主任醫師楊利芬回憶,今年7月某天,她接診了一對50歲左右的夫妻,正是出現了神經精神癥狀。奇怪的是,他們食用野生菌中毒發病癥狀很隱蔽。
夫妻倆食用了云南人俗稱的“見手青”,食用4天以后妻子出現了煩躁、出汗,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癥狀,妻子年近50,就懷疑是出現了更年期癥狀;丈夫也出現了類似癥狀,隨后夫妻倆都相繼出現了頭昏,時而胡言亂語、健忘等精神癥狀。
由于發病癥狀隱蔽,造成了患者誤判,延誤治療。幸而后期的檢查治療中,患者的肝、腎功并未損傷,經過解毒,排毒,營養神經等綜合治療后癥狀減輕。
那如果在食用野生菌后出現了中毒癥狀,在送醫條件不成熟,或者無法及時就醫的情況下,如何急救呢?楊利芬表示,有進食野生菌史,食用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昏,乏力,發困,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幻影,幻視,甚至自言自語,譫妄等神經中毒癥狀,就要想到中毒的可能,首要的是迅速自救。“自救就是就地取材進行催吐洗胃,比如大量喝水,用手指按壓舌根部,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催吐,達到洗胃的目的。”楊利芬補充道:“當然,自救只能是針對中毒癥狀輕的,比較嚴重的,比如出現了黃疸,昏迷,抽搐等癥狀,就要想盡辦法送到最近的、有急救能力的醫院進行搶救。”
楊利芬提醒:在運送食用野生菌后中毒昏迷的患者也要特別注意,在運送過程中,把患者放到擔架上以后需要把患者的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氣道,出現嘔吐窒息。
2020年云南省疾控中心統計報告顯示,我省野生菌中毒致死百分之百發生農村、山區。“一旦出現誤食野生菌中毒后當場昏迷,那就一定要及時送醫!”楊利芬的建議是“越早越好”。因為這樣當場昏迷的重度野生菌中毒意味著患者有生命危險,如果救治不及時,就會引發肝功衰竭、腎功衰竭,中毒性心肌病,中毒性腦病等多臟器損傷,治療起來比較棘手,所以要及早就醫。
時下已經到了云南采摘食用新鮮野生菌的“尾聲”,新鮮野生菌已基本退市,大家能吃到的新鮮野生菌已不多,但在文山州、迪慶州等云南部分地州依然還能采摘。楊利芬副主任醫師再次提醒:不認識的菌子不采不吃,中毒了一定要及時就醫,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