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傳承中醫文化 服務百姓健康
2015年6月13日中午時分,一位大媽拿著一面印著“醫德高尚,大愛無疆,醫術精湛,造福一方”的錦旗來到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名醫診室,她要感謝的專家是云南省衛生計生委鄭進副主任。鄭進副主任是云南省中醫管理局局長、云南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他犧牲每周星期六的休息時間為患者義診,不論寒暑,從未間斷;雖然義診限30個號,但每次門診都要接診40多名患者,不收取報酬;他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得到患者交口稱贊。
患者親切的稱鄭副主任為鄭教授,患高血壓的孫女士說:“吃鄭教授的藥效果好,藥也不貴,所以我經常來找他瞧”, 蔡大爺:“現在才知道鄭教授在這里看病,像他這樣級別的名家,在別處掛號費咋個都要好幾十元”, 蔡大爺是鄭教授的老病人,今天和老伴黃大媽專程從南市區趕來看心血管疾病。多年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嘴里不斷的道著感謝,心里是真誠的感激,所以送來了這面錦旗。
作為一名導醫,感觸最深的是鄭教授和藹可親的大家風范。一個星期六清晨,雨季的昆明下起了陣陣細雨,涼風中透出絲絲寒意,鄭教授如往常一樣準時來到名醫診室,親切的與患者們打招呼,患者們報以真誠的問候,小小的診室內頓時洋溢起陣陣溫馨。診病,伴以深邃的凝望,細致的詢問,靜靜的把脈,微微的沉思,一張處方即開了出來,“望、聞、問、切”的中醫傳統精髓體現得那么自然而深刻。“這幾副中藥熬著吃,雖然麻煩一點,但比較有效,而且便宜”,鄭教授對一位大媽說。總是那樣的平易近人、總是那樣的成竹在胸;沒有貴賤親疏,沒有大處方、名貴藥,藥少力專,“看病難、看病貴”在他這里消失不見。“這兩位老人住得遠,來得晚點,給他們加個號”,鄭教授對我說,等看完所有患者,經常都是快中午一點了。
鄭教授每次門診,都有兩三名研究生跟師,在自己把完脈后,總要讓學生也親自號脈,然后講解,有時還會問一句“小熊、小張,你們怎么看”。口授心傳、傾心指導、循循啟迪,中醫文化和教授的學術思想在為每一位病人診病的過程中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