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不開的食鹽,怎么吃才健康?
食鹽——因為更多的人關注健康,而一直備受關注。
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吃鹽過多導致血壓的升高和波動;越來越多的人在計算每日飲食中鹽分的含量;越來越多的科普宣教將減少食鹽攝入作為合理飲食的核心內容;甚至食鹽還被指控為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的“秘密殺手”……那我們為什么要吃鹽,又該如何健康吃鹽呢?
“鈉離子”——“一把雙刃劍”
食鹽的主要成分為鈉離子和氯離子,故其化學名又稱“氯化鈉”。人們離不開食鹽,離不開食鹽中的鈉離子。
鈉離子具有維持機體酸堿平衡,穩定組織間液的滲透壓,維持正常的肌肉神經的興奮狀態等獨特的生理功能,是維護機體正常代謝活動、保護人體健康的重要物質。
然而,過多的鈉離子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危害健康。
1.當攝入鈉鹽過量,腎臟難以排除干凈,日積月累在體內的超量鈉離子,就會直接影響副腎皮質激素等內分泌激素的調節作用,致使血管對各種升壓物質敏感性增加,引起細小動脈痙攣,導致血壓升高。
2.過量的攝鹽量同時會引發骨質疏松。因為人體中的鈉鹽導致血液中鈣的含量降低,從而引發骨質疏松。
3.鈉鹽還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使體液過多地滯留,加重了內臟的負擔。
據研究,每吃1克食鹽,可以吸收200毫升至300毫升水分。吃鹽越多,體內滯留的水分就越多,血容量就越多,血管的阻力就越大,血壓就越高,心、腎等內臟的負荷就越重,機體正常代謝功能被打亂,水腫就會出現了,產生腦血管意外或心力衰竭的危險性就大幅度增加。
每日吃鹽知多少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我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的任務目標。《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提倡,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于5克,推廣使用限鹽勺。
避免高鈉鹽試試這幾招
1.不吃過多高鹽食物,如醬油、榨菜、咸菜、黃醬等。
2.利用蔬菜本身的風味來調味,例如將青椒、番茄、洋蔥、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
3.在烹調時,利用白醋、檸檬、蘋果、菠蘿、柳丁汁等各種酸味調味汁,來添增食物的味道,如煎烤食物上擠點檸檬汁。另外,醋有降低對鹽需求的作用,因此吃水餃時,調料碟里只加白醋同樣美味。
來源:北京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