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你的魂還在嗎?
在微博上,關于“別拿生命來熬夜”的話題一時成為熱點?,F在,很多人已經將入睡時間推遲到晚上11時以后,上網、看電視劇、打游戲、刷微博微信等,都成了晚睡的理由。然而,熬夜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皮膚受損、視力下降、陰虛火旺等,那么熬夜為什么會給身體帶來這么大的傷害呢?
我國古代中醫圣賢早就參透人體而揭示出一種規律——“子午流注”:太陽與地球位置的變化,其引力使人體的12條經脈在12個不同的時辰有興有衰。人體的五臟六腑與十二條經絡對于氣血的運行起著重要作用,而每條經絡又都有其興衰的時辰。
從五行、五臟與子午流注的對應關系來看:
五臟與五神的關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所以五臟為五神臟。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維意識活動,屬于腦的生理活動的一部分。中醫學將其分屬于五臟,成為五臟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
子時( 23 點至 1點 )
膽經最旺。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后頭腦清新、氣色紅潤。過子時不睡易耗傷膽氣,《黃帝內經》講“氣以壯膽”,膽氣一虛人就容易惕惕不安,多疑、膽怯,久之則形成抑郁癥、焦慮癥等情志方面問題,甚至厭世、自殺?,F在青少年患抑郁癥甚至自殺者越來越多,大都是因經常熬夜傷了肝膽氣。
丑時( 1點 至 3點 )
肝經最旺肝,肝藏魂?;陚麆t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肝開竅于目,在液為淚,在體主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如果丑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黃帝內經講:“臥則血歸于肝”。所以丑時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時( 3點 至 5點 )
肺經最旺,肺藏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后,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神充沛。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劇咳或哮喘或發燒。
《靈樞·本神》曰:“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人之神產生于先天之精:胚胎形成,神即產生,魂魄具來,逐漸成長,則派生出意、志、思、濾、智等精神、思維、意識活動。經常熬夜之人,肝、膽、肺的氣機調節失常,會導致“失魂落魄”精神疲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還會出現臟腑失衡和各種病癥。
中醫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極不平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F代研究也發現,夜間0點至4點,機體各器官功率降至最低;中午12點至1點,是人體文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因此子午睡眠的質量和效率都好,符合養生道理。
有一天在急診ICU看到一個上著呼吸機年輕的患者,無意識,血壓一直往下悼,處于臨終狀態,開始我以為是遭遇了車禍,細問之下才知道該患者昨天一直上網到夜間3點鐘,突然倒地昏迷,雖經積極搶救,但生命征一直往下悼,已經回天乏力了,這就是魂魄皆失的典型案例。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長期熬夜,帶來的不僅是對身體的傷害,還有對人們精神世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