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血加疏肝,女性保健康!
中醫認為,肝與女性生理病理關系極為密切,生理上有“女子以肝為先天”之說,病理上肝郁血虛可導致多種婦科病的發生。
中醫對肝的認識
中醫對肝的認識不能和現代醫學等同,位置的認識基本一致,但功能上自有一套理論。中醫認為:肝位于腹部,橫膈之下,右脅下而偏左,與膽、目、筋、爪等構成中醫的肝系;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郁,體陰而用陽;在五行屬木,為陰中之陽,肝與四時之春相應。與女性的關系是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生理功能的。
女子以肝為先天
從中醫的角度,一般都說“腎為先天之本”,古代有醫家提出“女子以肝為先天”之說,是因為肝與婦女經、帶、胎、產等特殊的生理活動尤為相關。肝藏血、主疏泄, 一方面貯存一定血量,制約陽氣,勿使過亢;另一方面為經血提供來源的同時,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可防止出血過多;其性喜疏泄條達, “肝屬木,木氣沖和條達,不致遏抑, 則血脈得暢”。婦女一生以血為重,由于行經耗血、妊娠血聚養胎、分娩出血等,無不涉及于血,以致女子有余于氣而不足于血。肝經與沖任二脈有經絡上的聯系,沖任二脈與足厥陰肝經相通,而隸屬于肝;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二脈與女性生理機能相關,肝主疏泄可調節沖任二脈的生理活動;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足厥陰肝經之氣調暢,沖任二脈得其所助,則任脈通利,太沖脈盛,月經應時而下,帶下分泌正常,妊娠孕育、分娩順利。
血虛肝郁常致病
胞宮行經和胎孕,均以血為用,因此肝對胞宮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肝氣平和,肝血充足,則血脈流暢,血海安寧。若肝血不足,或藏血功能失調,則出現月經不調、閉經、崩漏等;若肝失疏泄而致沖任失調,氣血不和,可發生月經、胎產之疾,肝失疏泄,肝氣郁結則血為氣滯,致月經先后不定期、痛經、閉經、經前乳脹等;氣郁化火致月經先期、崩漏;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則出現子暈、子眩等,甚或肝風內動,出現子癇、產后痙證。
養血疏肝很重要
由于血虛肝郁常常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因此中醫的養血疏肝就與女性的健康密切相關,養血疏肝有日常生活的養身調攝及疾病治療兩方面。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要注意盡量避免失血傷陰、勞心耗血等因素,不良情緒易傷肝,要注意調節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態及心情;患婦科疾病要積極治療,中醫采用養血疏肝的方法調治有很好的效果。
在此,為朋友們介紹:中醫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方子叫“逍遙散”,從方名就可以一定程度了解此方的作用,逍遙散由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甘草、煨姜、薄荷組成,功效是疏肝解郁、健脾養血,主治肝郁血少證,是中醫婦科最常用的的方劑之一,防治婦科疾病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