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和它絕配,熱乎乎燉一鍋,蛋白質和鈣都翻倍!現在就該多吃
大雪節氣后,冷空氣來襲氣溫驟降。中醫認為寒主收引,在寒冷的刺激下,人體血管收縮,血流速度變緩、黏稠度會增加!
俗話說“白菜豆腐保平安”,這句話不無道理!比如說豆腐,中國人吃它有兩千年的歷史,天冷鍋里咕嘟咕嘟燉點豆腐,暖身暖胃不上火。
清代美食家袁枚也喜歡吃豆腐,他在《隨園食單》中說:“豆腐得味,遠勝燕窩”。
豆腐的4個必吃理由
1.清肺補胃、生津潤燥
中醫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清代醫家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道:“(豆腐)清肺補胃,潤燥化痰。”由此看出,豆腐適合于口臭口渴、腸胃不清及熱病后調養者。
2.血糖生成指數低
醫學研究發現,豆類及其制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極少,血糖生成指數均較低,為20%~30%左右,能改善血糖生成反應,是糖尿病患者的優選食品。
3.降低血清膽固醇,降血脂
大豆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特別是豆皮。食用含纖維的豆類食品可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降血脂,軟化血管,降低血管病變的風險。
4.延緩大腦衰老
傳統制法的豆腐多用鹵水點成,含鐵、鈣和鎂等微量元素,對人體的骨骼與牙齒的堅固都有幫助。豆制品中富含的大豆卵磷脂,有益于神經系統的發育生長,能夠延緩大腦的衰老,特別是對從事腦力勞動者大有裨益。
豆腐和它天生一對
1.豆腐+雞蛋
豆腐是最優植物蛋白,雞蛋是最優動物蛋白,日常多吃豆腐和雞蛋,能構成咱身體免疫球蛋白的直接原料。
除此之外,豆腐、雞蛋都富含卵磷脂,卵磷脂能溶解、鏟除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動脈硬化的患病風險。
雞蛋中還含有鎂元素和維生素D,它們是補鈣的“黃金搭檔”,能幫助人體更好吸收豆腐里的鈣質,預防骨質疏松。
2.豆腐+白菜
冬天葷菜吃多了,容易上火生痰,白菜、豆腐性偏涼,兩者搭配有健脾胃、滋陰清熱祛痰的功效。
3.豆腐+魚
魚類富含被稱為“腦黃金”的DHA,豆腐富含卵磷脂,兩者搭檔滋養大腦、健腦益智。
注意:素有胃痛、腹瀉、痛經等寒性體質者不宜。豆腐中的嘌呤含量高,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也應盡量少食或不食。也要提醒女性朋友,如果有乳腺小葉增生和子宮肌瘤病史的患者,要限制食用豆制品。同時如果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者有蛋白尿的病史,也要嚴格限制豆制品的攝入,以免進一步增加腎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