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不通的十四個常見癥狀,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所謂通則不痛,通則不痛!身體哪里痛了,則表示哪里不通了;下面介紹一下經絡不通的十四個常見癥狀。一起來看看你是否中招~
一、手厥陰心包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失眠多夢易醒難入睡;心煩健忘胸翳悶口干;神經衰弱。
二、手少陽三焦經常見癥狀:
偏頭痛頭暈耳鳴上熱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膚容易過敏;肌肉關節酸痛無力食欲不振。
三、手太陰肺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怕風易出汗咽干咳嗽;過敏性鼻炎皮膚干燥容易過敏;動則氣短胸翳面色皮膚無華。
四、手陽明大腸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牙痛頭痛口干皮膚過敏;青筋斑點多腸胃功能減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五、脾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脘腹脹氣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嘔吐作悶容易倦怠虛胖;頭脹頭腦不清濕重腳腫便溏;關節酸脹糖尿病。
六、足陽明胃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喉嚨痛胃痛怕熱消化不良;倦怠膝關節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體消瘦。
#p#副標題#e#
七、手少陰心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心煩心驚心悸心悶心痛;短氣上氣有壓力感憂郁易怒;口腔潰瘍口干口臭。
八、手太陽小腸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小腹繞臍而痛心翳悶頭頂痛;容易腹瀉手腳寒涼;吸收不良虛肥;肩周炎。
九、督脈不通的常見癥狀:
虛寒怕冷手足不溫疲勞乏力;頸椎痛腰椎痛痔瘡便秘;陰陽失調。
十、任脈不通的常見癥狀:
怕熱汗多陰陽失調月經不調;陽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氣喘。
十一、足太陽膀胱經不調的常見癥狀:
惡風怕冷頸項不舒腰背肌肉脹痛;腰膝酸軟靜脈曲張尿頻尿多;尿黃前列腺肥大。
#p#副標題#e#
十二、足少陰腎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經不調性欲減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頻尿少尿黃。
十三、足少陽膽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口干口苦偏頭痛容易驚悸;善嘆息便溏便秘皮膚萎黃;消化不良關節痛脂肪瘤;痰濕結節積聚。
十四、足厥陰肝經不通的常見癥狀:
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脅脹痛;眩暈血壓不穩易怒沖動;皮膚萎黃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經不調乳房疾病小便黃。
一、十二經穴起止表
【十二時辰】【十二經穴】【起穴】【止穴】
(寅)肺經手太陰出中府(腋傍)至少商(手拇)
(卯)大腸手陽明起商陽(手食指)至迎香(鼻傍)
(辰)胃經足陽明起承泣(目下)下厲兌(足次趾)
(巳)脾經足太陰起隱白(足)上大包(腋下)
(午)心經手少陰出極泉(腋下)注少沖(手小指)
(未)小腸手太陽起少澤(手小指)上聽宮(耳中)
(申)膀胱足太陽起睛明(目內眥)下至陰(足小趾)
(酉)腎經足少陰起涌泉(足心)上俞府(胸前)
(戌)心包手厥陰出天池(乳后)注中沖(手中指)
(亥)三焦手少陽起關沖(手名指)上絲竹空(眉尾)
(子)膽經足少陽起童子髎(目銳眥)下竅陰(足四趾)
(丑)肝經足厥陰起大敦(足)上期門(乳下)
二、十二經穴起止歌
中府肺經出少商,少商別絡注商陽。
商陽大腸迎香上,香接承泣至胃旁;
頭維下降至兌穴,兌傳隱白至脾鄉;
最終脾絡名大包,大包再接極泉場。
泉貫少沖心部井,少澤相連即小腸;
上達聽宮睛明會,膀胱下達至陰旁。
至陰斜出涌泉底,腎脈還歸俞府藏。
俞府天池橫絡截,三焦宛轉絲竹揚。
絲竹更貫瞳子窌,膽經下入竅陰方。
竅陰橫亙大敦井,敦上期門肝脈當。
期門歷遍還中府,經絡周流仔細詳。
備注:此歌為今人李鼎改寫校訂。現將原歌摘錄如下,以供參考。
中府為初注少商,少商別絡注商陽。商陽復向迎香走,香接頭維至庫房。
維下降兮趨厲兌,兌傳隱白至胸鄉。隱白上升達大包,大包仍續極泉場。
泉貫少沖心部井,少澤相連即小腸。澤會聽宮、睛明分,睛明下造至陰強。
至陰斜出涌泉底,泉穴還歸俞府藏,俞府天池橫絡截,池出中沖心主張。
中沖并與關沖合,關沖宛轉絲竹傍。絲竹更貫瞳窌穴,瞳窌下入竅陰方。
竅陰橫亙大敦井,敦上期門肝脈當,期門歷遍還中府,經絡周流仔細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