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中醫專家“一針”破解
失眠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癥狀,也是困擾很多人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有“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晝夜作息顛倒的情況。失眠讓太多人輾轉反側、焦灼痛苦。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白天工作,到了晚上的時候,就需要花時間安靜下來沉淀和放松自身。但是由于白天身體被動地工作、長時間用腦,到了晚上就會出現身體勞累的同時,大腦也還處于一個興奮的狀態,這也進一步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失眠的困擾。
圖片
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李曉斌從中醫的理論出發,向大家介紹失眠的成因,以及在不服安眠藥的情況下如何通過針灸療法去改善失眠癥狀。
失眠可以分為輕度失眠和重度失眠。李曉斌醫生介紹道:“輕度失眠的表現為一周有三天及以下處于失眠狀態,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或者偶爾有因為緊張等情緒導致徹夜不眠的情況,這都屬于輕度失眠。反之,一周長時間處于失眠狀態,且年輕人日平均睡眠時間不足六個半小時,老年人日平均睡眠時間不足五小時,持續超過一個月,影響到正常生活的失眠情況就是重度失眠。重度失眠也有可能是身體其他實質性病理情況導致的,如果重度失眠的狀況持續了一個月及以上,并且已經干擾到了人體的正常生活,此時就應該選擇及時就醫。”?
李曉斌醫生表示,中醫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是在中醫系統理論指導下以人體經絡為基礎,主要從調節臟腑陰陽,補虛瀉實,調節陰陽蹺脈等方面的著手,以達到人體的陰陽平衡,同時還可以通過針灸的治療調節干預于人體的生物鐘,調整睡眠規律。“人體脈絡講究的是內陰外陽,陰蹺脈主要調節的人體的睡眠,主目閉而欲睡,陽蹺脈主要調節人體白天清醒,主目張而不欲睡。”針對失眠,中醫針灸的其中一部分的治療原理就是沿著陽蹺脈這條經絡用“泄法”,來泄除人體的偏亢陽氣,或者在陰蹺脈這條經絡用“補法”,來滋養人體的陰氣,從而達到人體的陰陽平衡。
在李曉斌醫生看來,失眠的原因多種多樣,平時脾氣暴躁的人,多會因肝火擾亂心神而致失眠;平素喜食肥甘厚味之人,多會因痰熱擾亂心神而致失眠;脾胃虛弱的人也會因飲食不當而致“胃不和,則臥不安”等等。輕度失眠可以通過改良生活習慣,以及自身的調節來改善失眠的狀況,重度失眠者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理療科接診過的患者里,就有一位大學教授在針灸治療后停掉了多年服用安眠藥的習慣。“這位患者最開始的時候一周扎針三次,兩周后去醫院的頻率降低為一周一次,前后總共接受了八次左右的針灸治療。”
李曉斌醫生建議年輕人在晚飯后或者睡前兩小時適當活動鍛煉身體,消耗多余的體能,幫助身體產生疲勞感,以達到助眠的作用。“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大多數人運動不便,體能消耗不夠,剩余能量過多而導致的失眠,針對這種情況建議老年人可以試一試針灸,因為針灸理療在扎針的過程中能幫助消耗掉身體的部分剩余能量,從而達到助眠的效果。”
最后,李曉斌醫生向有輕度失眠的年輕人提出忠告:要想改善由于工作原因導致的長期不規律的失眠狀況,還是應該從打破不正確的生活節奏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及睡前習慣。在睡前可以適當放松身體,選擇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比如泡澡、聽輕音樂、看散文詩歌。太晚的時候應該少量或者不進食,以及避免吃大量肉類或蛋白質較高的食物,這些行為都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即便是避免不了進食,進食后也應該休息一會再去睡覺,減少身體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