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甜如命、無辣不歡?口味偏嗜過度可能是某個臟器出了問題,一文教你怎么吃
不少人的飲食口味有所偏嗜,有些人嗜酸成性,有些人素愛甜食,而有些人則無辣不歡。中醫認為,飲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對應五臟,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然而,對其中某一味有偏嗜,可能反映出身體某個臟器出現了健康問題,同樣,過食五味也會影響五臟的健康。所以,想要吃出健康,五味偏嗜則要有度。
中醫認為,五味分入五臟。《素問·至真要大論》中的“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即五味與五臟之間具有一定親和性。如若長時間嗜好其中一味或幾味,五臟功能會失去平衡,易出現偏盛或偏衰。通常來說,飲食的口味偏嗜主要與自幼養成的飲食習慣、遺傳因素以及地理環境等有關,有時則是因為健康異?;蛘郀I養失衡所致。日常生活中,應警惕飲食突然偏嗜,這種變化往往是身體的“健康預警”,應及時就醫,排除病變。
偏嗜酸味,應疏肝理脾
肝屬木,酸入肝。酸味主收斂、澀滯,具有滋養肝臟之功。適度食酸可養陰生津、健運脾胃、滋養肝臟。嗜酸過度則會影響肝、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引發消化系統疾病。《黃帝內經》記載:“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若偏嗜酸味、食酸過度,則易使肝氣失于疏泄,氣機調達不暢,肝氣郁結溢盛,從而克伐脾土,導致脾氣虧損。脾主肌肉,其華在唇,食酸過度則易使肌肉角質增厚皺縮,嘴唇失去光澤并出現外翻情況。
養生建議:①偏嗜酸味的人,平時可以選擇一些酸味的新鮮蔬果,如柑橘、石榴、橙子、西紅杮、葡萄、山楂等,滿足自身口味喜好的同時還可以補充維生素C以增強食欲、促進消化。
?、趯τ陔缰扑岵恕⑺崂狈鄣人嵝源字破返氖秤脛t應減少,以免這類食物對胃腸道刺激過度,從而引發消化功能紊亂等胃腸系統疾病。
?、蹜3智橹臼鏁?,精神愉悅,以利肝氣條達;生活中要注重顧護脾胃,以增強后天之本。二者相輔相成,共奏疏肝理脾之功。
偏愛苦味,注重調理心脾肺
心屬火,苦入心??辔吨鳛a火、燥濕、堅陰,適當攝入苦味,能夠清瀉心之實火,可清心除煩、解暑祛熱、燥濕除滿、瀉火存陰、通利大便。《黃帝內經》曰:“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笔晨噙^度,則助生脾土,土氣過盛,壅滯不行,易使津液與水谷之氣停滯,胃腸食積不化,可出現噯腐吞酸、脘腹脹滿等癥;食苦過度也易使心氣受損,影響食欲;苦味之品多性寒,過食寒涼之品,引起脾胃受寒,亦會出現腹痛、便溏等情況;同時,偏嗜苦味,則會克伐肺金,易致皮膚枯槁、毛發不榮。
養生建議:①偏愛苦味的人,可因時制宜,多于炎熱酷暑時進食苦味食物;或因人制宜,痰濕、肥胖、便秘者可適當食用苦瓜、蓮子、蒲公英等。
?、诓?、咖啡是廣受大眾喜愛的苦味飲品,具有提神、加快新陳代謝的作用,日常可以適當飲用,但應避免貪嗜成癮。
?、圻^嗜苦味,易耗心氣,損傷肺脾二臟。嗜苦所致氣虛者,平時應注重調攝心氣,可酌情使用黨參、黃芪、大棗等甘溫之品泡茶飲用。
偏好辛辣,需肺肝同調
肺屬金,辛入肺。辛主發散、活血、行氣,辛味對肺氣具有宣發作用,正常食入可發散風寒、宣發肺氣、行氣化瘀,并能祛散脾胃濕氣?!饵S帝內經》云:“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比羝眯晾敝?,食用過多,人之筋脈易敗壞、松弛,精神也易受到損傷而散失。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過食辛辣,則克伐肝木,可導致筋脈拘急,爪甲也隨之干枯;食用過度或過久還會導致肺氣宣發太過,汗出過多,氣機耗散,傷津耗液,汗為心之液,則心中空空然,常見癥狀為精神萎靡、頭昏腦漲、麻木等;偏好辛辣之味,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及內、外痔等肛腸類疾病。
養生建議:①偏好辛辣之味者,易導致舌燥口干、咽喉腫痛等。平時應少吃辣椒、大蒜、生姜等常見的辛味食物,同時可在菜肴里酌情加一些滋潤甘寒之品,如山藥、白蘿卜、銀耳等,從而達到養陰潤肺、以偏糾偏的目的??沙愿收?、蓮藕等滋陰潤燥的食物,甘蔗具有潤肺滋陰、生津止渴、清熱解毒之功,吃甘蔗不僅能緩解嗜食辛味導致的耗液傷津,同時也能緩解因辛辣入胃導致的便秘;蓮藕則有清熱潤肺、涼血止血之功,是清潤瀉火之佳品,同時也適合消化不良、體質虛弱者服用。
?、谶^嗜辛味易傷肺氣、耗傷肺陰。根據五行相克理論,肺傷而劫奪肝陰,嗜辛者平時應注重益氣潤肺、滋陰補肝、肺肝同調。
偏喜甘味,宜脾腎同調
脾屬土,甘入脾。甘主補益、和中、緩急,適量食用可滋補脾胃之氣?!饵S帝內經》曰:“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比羝雀侍鹬?,易使脾氣壅滯不通而上逆,導致心氣喘悶,出現皮膚色澤發黑,進一步損傷腎氣,使腎氣失于衡守;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過食甜味,則克伐腎水,引發骨骼疼痛,頭發也會脫落;食用過度還會使脾胃壅滯,運化失司,食物積于胃腸,引起脘腹脹滿不適,可能導致糖尿病、齲齒、肥胖等。
養生建議:①偏喜甘味者,平時在飲食攝入上可以選擇具有甜味但同時含糖量低的谷類、豆類、果蔬等作為主食,如玉米、山藥、紅豆、南瓜等。谷類食物在具有甘味口感的同時,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豆類食物則含有較為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B族維生素等,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
?、谀滩?、蛋糕、甜品等甜膩的甘味食物要減少食用,因其大多富含反式脂肪酸,過度攝入可能會引發內分泌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相關疾病。
?、燮雀饰吨?,發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會脾胃不足、腎氣失衡,此時應首先糾正嗜甘之好,再予以調理脾胃、補益腎氣之品(如山藥、薏苡仁、大棗、白扁豆等),平日也要適當運動,以助消化。
偏嗜咸味,當心腎相濟
腎主水,咸入腎。咸主軟堅、補腎、下燥、利水,對腎具有一定的滋補養腎作用。適量食用可滋腎潤燥、強腰壯骨、涼血通便、軟堅散結,使身強力壯,充滿活力?!饵S帝內經》曰:“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薄笆枪识嗍诚蹋瑒t脈凝泣而變色?!比羝认涛吨?,食用過多,全身骨骼就會受損,肌肉就會逐漸短縮,心氣也抑郁、衰弱、無力。心主血脈,其華在面,過食咸味,腎水則上克心火,抑制心主血脈的功能,進而會使血脈凝聚流行不暢,顏面色澤也由于失于濡潤而發生變化。食用過度會損傷腎臟,進而造成腎功能受損,典型癥狀如感覺全身乏力、腰部隱隱作痛、生殖能力降低等。
養生建議:①偏好咸味之人,應清淡飲食,有意識地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并保持每日攝鹽量不超過6克,以防“越咸越吃”的惡性循環。
?、谀I功能不全者應立刻糾正嗜咸之好,并進行低鹽飲食;肝功能不全以及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也要減少食鹽以及咸味飲食的攝入。
?、圻^嗜咸味易傷腎氣、耗損腎精,使人體進一步因水不濟火而致心火獨亢,嗜咸者平時應注重補益腎氣、填精生髓、清心瀉火,可酌情配伍肉桂、生地黃、龍眼肉、茯苓以及蓮子等藥,以達水火既濟之目的。
《黃帝內經》曰:“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笨偟膩碚f,口味有偏嗜者要積極糾正飲食偏嗜,合理搭配膳食五味,使得骨骼堅正強健,筋脈柔韌有力,氣血流通不滯,肌腠固密不疏,如此可化生精血,氣骨精強,終得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