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運動的正確打開姿勢 | 給有氧和無氧運動的重要提示
引言:秋冬季節的運動健身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盡管已經有很多專家現身說法,每年都在科普,但是,除專業運動員外,每年依然有那么多人在鍛煉中受傷,特別是每年在進入秋冬季后,由于鍛煉、健身、跑步而導致肌肉拉傷、扭傷的人更不在少數。
慢跑和健身是很多人在秋冬季會選擇的運動,兩種運動皆可在室內和室外開展,由于幾乎不受場地的限制,兩種運動也獲得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歡迎。在上幾期的報道中大家知道,秋冬季鍛煉比較容易造成韌帶拉傷、肌腱拉傷等運動傷。哪到底該選擇哪類運動?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住院醫師彭曉芳明確表示:“秋冬運動首選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特別適合秋冬季節。”
她表示不同的年齡段需要選擇的有氧運動有一定差異,“年輕人身強體壯,可選擇跑步等強度較高的有氧運動方式,這有助于消耗更多熱量,鍛煉時間要比春夏季節多出10~15分鐘。”
那在本就容易受傷的室內和室外的運動,有氧和無氧運動分別要注意什么?針對這個網友比較關注的問題,彭曉芳醫生分別進行了詳細解答。
彭曉芳表示,有氧運動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有氧運動訓練是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但是,“如果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不適合進行慢跑運動的疾病,有氧運動既然請在醫生指導下控制病情后再開始有氧運動。”她提醒:“而且有氧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并且切勿一開始就追求高難度的標準。在前16周內,不要強求每周達到150至200分鐘的運動量,應該給身體一個重新適應和恢復的時間段。在每次鍛煉前做好準備活動以避免肌肉或關節損傷。”
此外,她還提醒:過度勞累會造成過度疲勞并加重身體負擔,請調整休息時間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她鼓勵大家堅持鍛煉并保持良好習慣!
眾所周知,相較于有氧運動,無氧運動特點高強度、高頻率、持續性段的運動,無氧運動訓練是肌肉和爆發力。彭曉芳醫生提醒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強度的運動,而不是盲目追求肌肉并選擇過大強度的運動,避免無氧運動帶來的傷害。
“如果一定要進行力量訓練,請確保每個部位都得到充分休息。我們需要兩到三天時間恢復體力,在此期間可以做其他部位練習。例如星期一和星期四練習上半身力量訓練,星期三和星期五則是下半身鍛煉日。”
彭曉芳表示,無氧運動貴在堅持。“每次鍛煉后可能會出現肌肉酸痛等不適感覺,但當你逐漸適應之后這些感覺也會消失。”她還提示:在無氧運動中要隨時補充水分,因為無氧運動消耗機能較大,這種高負荷爆發性質快速完成的活動將使您消耗掉大量機能。在進行活躍過程中請及時補充水分以避免因缺少水分導致脫水現象;并注意飲食,及時補充優質完全蛋白質以促進恢復與生長。